留學荷蘭 / 申請荷蘭 TIAS 商學院你需要知道的事:流程、花費、優點和缺點

看過我前一篇文章的人大概都知道我選擇荷蘭的原因一點都不理性。我並沒有做太多的功課,也從來沒有去過荷蘭,甚至沒踏上過歐洲的土地。真的就是憑著一股戀愛腦的傻勁做了這個影響我未來將近十年的人生選擇。

但即便一切的開端聽起來似乎有點莽撞,可能不管在別人眼裡或我自己眼裡都是(笑)。但我也這樣跌跌撞撞的在荷蘭待了七年。若和當時 23 歲的自己說這件事,她應該會覺得非常敢置信,但也會為我在某種程度上感到驕傲。

也許你也在思考要不要出國留學,又或許在準備申請學校的階段,也有可能你已經拿到了學校錄取通知但在思考要去哪一間。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可以提供你一些實用的資訊之外,也可以讓你看見到荷蘭留學的一切可能性。

讀之前,要先提醒這篇文章主要是我自己在 2017 年申請學校的個人經驗和心路歷程,時間久遠,有些資訊可能會不一樣,所以請務必斟酌參考!

內容摘要

為什麼去荷蘭:在荷蘭留學的好處

雖然一直說自己是因為戀愛腦誤闖荷蘭,但為了要說服爸爸媽媽也是必須要事先做點功課,並思考做這個選擇除了愛情之外,還可以為我帶來什麼好處。當時我知道自己的目標是有效率的留在國外生活和工作,所以我的優先考量是融入當地生活的難易度、留學費用和畢業後在當地發展的可能性。

最一開始吸引我的是語言,雖然荷蘭的官方語言是荷蘭文,但荷蘭人說英文的比例非常的高。走在街上,不論男女老少幾乎都可以和你用英文溝通。在大城市的話又更甚,直接用英文點餐購物不太有人會覺得很奇怪。在這樣英文友善的國家,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有更多的英文學程選擇。對於不會說其他歐洲語言的我,這點給了我對於融入當地生活很充足的信心 (但真正到當地面對現實文化衝擊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許你會接著問,如果想要在歐洲又只會說英文,那英國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吧?是沒錯,但相比起英國,荷蘭的留學費用要低得多。英國一年的學費大概二到四萬英鎊,而荷蘭則是它的一半,約一萬到兩萬歐元 (後面會更仔細分享我個人唸書的總花費)。我身邊更有英國朋友因為學費和家庭的關係選擇到荷蘭求學的經驗。加上英國脫歐後,如果有想要長期留在歐洲,更有意取得長期居留或是公民身份的話,荷蘭會是個比較有利的選擇。

此外,荷蘭政府有提供留學生們一年的找工作簽證(Search Year Visa),可以讓所有的非歐盟的國際學生們在畢業後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找尋可以贊助你高技術移民簽證(Highly Skilled Migrant)的公司。當你在荷蘭住滿五年後 (注意,這五年你都必須有戶籍登記在市政廳。)就可以參加荷蘭的融入考試並申請永久居留或是荷蘭國籍。

然後也必須提一下,留學生的找工作簽證不太算是荷蘭獨有的優點,其實英國現在也有提供 2020 年秋季後入學的國際學生為期兩年的 PSW 簽證 (這是我當初唸書時沒有的機會)。而德國也有提供國際學生長達 18 個月的找工作簽證,所以相較之下荷蘭一年的簽證反而聽起來沒那麼厲害了。

除了以上比較實際層面的優點,荷蘭舒適的生活環境、強調工作生活平衡的文化和便宜的歐洲境內旅遊機票都是讓我最後喜歡上荷蘭生活的各種原因。

學校選擇:當初為什麼選擇 TIAS 商學院?

老實說,因為他不用看 GMAT 成績 (笑)。好啦,這只是原因之一。

記得那時候是 2016 年 12 月,最先是從大學好友口中得知她的姊姊從荷蘭 TIAS 的 MScBA 畢業後有很不錯的職涯發展,因此開始感到好奇,也覺得或許會是個不錯的未來選擇。上網查了資料,卻發現能參考的資料少之又少。不過很幸運的,剛好下個月,TIAS 的台灣的招生處有在台北辦一個TIAS 校友講座講座,便報名參加。

在那之前,我已經先在官網上先申請報名帳號。很快的,帳號申請完隔沒幾天,台灣招生處負責人就來信和我約時間安排線上通話並討論我的申請相關疑問。雖然已經是七年前的記憶,但記得那時候電話中,負責人很仔細地讓我知道 TIAS 商學院的特色、完整的申請的流程,還有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因為遇到很細心的台灣招生團隊,所以當時對這間學校非常有好感。加上他們非常強調有效率的小班制學習、學校所擁有的豐富產業資源和人脈,還有針對每個學生的職涯規劃服務。一切加總起來,真的讓想要留在荷蘭就業的我覺得若就讀 TIAS 除了學業上的知識外,我更可以獲得在當地就業所需的一切幫助。

補充一下,我寫這篇文不全然是要幫學校招生(噓),所以要看到最後喔!

如何申請:申請流程和門檻

聽完校友分享講座後,又更加深了我想要前往 TIAS 就讀的決心。

於是我便馬上開始準備申請相關事宜,從確定開始到送出申請大概耗時一個月,這其中也包括寫好自己的英文履歷和英文自我推薦信、找教授和實習老闆寫各寫一封推薦信、準備雅思還有撰寫申請獎學金需要用到的作文等等。

其中我有特別和招生團隊提出的是延遲雅思成績遞交的要求 ,因為當時決定得很臨時,我只報名到二月的雅思考試而成績三月才會出來。所以在遞出正式申請後,學校就先直接安排了線上面試還有 In-house Exam 。

線上面試問題非常的基本,目的是要了解你的學業背景、領導團隊合作經驗、申請動機還有職涯規劃。所以準備面試時一定要熟悉你的個人履歷,這裡指的是你必須知道你的學經歷、實習和工作經驗帶給你的個人優勢、它們是如何影響你選擇到荷蘭念商學院,還有你希望商學院可以提供你的職涯什麼樣的幫助。

In-house Exam 的話,是所有沒有 GMAT 成績的學生都會需要考的,印象中不太難,甚至可以選擇中文應試。考試包含各 30 分鐘的文字推理測驗和數字能力測試。學校會事先寄考試須知,你會需要在期限之內在線上完成考試,在之前你也可以在系統上做練習。線上考完試後,隔天我就收到成績和通過通知。

等一切都順利結束也繳交雅思成績後,我很快地在三月中就收到學校的入取通知。下面附上我的申請時間軸,讓大家對於申請流程更有概念。

TIAS 商學院申請時間軸

關於錢💰:留學所有花費細節

這大概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部分,所以在荷蘭念一年的碩士學程到底總共需要花費多少錢呢?

從申請學校、在荷留學到正式找到正職工作,其實花費了比我想像還要久的時間。所以以下的開銷明細是從我抵達荷蘭(包含在這之前的學校申請費用)開始算起,到我在找工作簽證快結束前正式上岸為止。從 2017 年 8 月到 2019 年 12 月,整整將近兩年半的總開銷。

以上是我在正式開始工作前的總花費,但當然每個人的家庭狀況、花錢習慣還有在荷蘭的境遇都不一樣,不過也希望可以這樣讓大家有一點概念。上述費用是夠我在荷蘭繳房租 (我當時也很幸運的遇到貴人找到非常便宜的住處)、正常吃喝還有偶爾犒賞自己買衣服或化妝保養品,但就不會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可以在歐洲各地到處爽玩 (適當的小旅遊還是可以的)。

我周遭有同學一畢業就找到正職,或是做半年的實習後被轉正。我比較不一樣,在 2018 年八月繳交完論文後,我從實習先開始,甚至前後做了兩份實習累積經驗。我的第一份實習月薪 250 歐元,第二份則好一點是 500 歐元,雖然連繳房租都不太夠,也是不無小補。在中間也有做一些兼差,加上爸媽的贊助 (感謝爸媽)剛好維持收支平衡。真的開始比較有餘裕的享受生活真的是有正職薪水後的事了。

*以上資料是以我申請當時為主,已經是七年前的事一定會有變動。確切的學費、學分費等需要以學校官網為主。

關於學程:TIAS MScBA 學程內容

TIAS 商學院提供很多不同的長期和短期課程,這之中也包含碩士和MBA學位。當初因為還沒有工作經驗所以我決定申請企業管理碩士學程 (Full-time Master in Management, MScBA)。這個學程有分別招生春季班和秋季班,我則是申請了秋季班從九月開始上課。

課程分成兩個學期,各為期四個月。中間會放快兩個月的寒假,這時候你也必須開始構思你的論文主題,然後最後的兩個月則是寫論文還有開始找工作。每學期會有約八個主題的課程,課程的安排是一個禮拜上一個主題然後下個禮拜準備該主題的小組報告和考試。

比如說,這個禮拜上會計學,禮拜一到禮拜五的全天就是在上會計學,然後下個禮拜平日你會需要完成小組作業然後在禮拜五的時候參加會計考試。結束後,隔週又是一個全新的課程,以此類推。

TIAS 校內教室環境

學校也因為強調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會將學生們打散成一個個學習小組,會平均分配國籍。你會和你的組員一起完成接下來的所有小組作業。第二學期後會再重新分組。這樣做的優點是大家更有機會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們,也更貫徹他們小班制教學的初衷,讓大家在課堂上更有參與感。

第二學期的時候,更會有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主修,像是行銷、商業分析、金融、投資或是變革管理。我當初就是因為就業考量選擇了商業分析,但到頭來還是無法欺騙自己回到行銷的懷抱 (這又是另一個以後可以跟大家說的故事)。

除了課程之外,學校很重視的學生和業界連接。每年學校都會安排企業日,這時候學校會特別邀請各大公司來學校演講,也同時會有機會和企業對談。有些同學更在這個機會中拿到面試機會,成功找到實習。此外,學校也會安排每個人一對一的職涯教練,共有三次每次一小時,這時候你可以和你的教練討論任何和你的職涯規劃有關的煩惱和疑問。

個人反思 :一切真的那麼完美嗎?

讀完這些看起來很完美對吧?但為什麼當有人來問我會不會推薦選擇 TIAS 商學院時,我卻沒辦法給出一個很確定的答案呢?這一年多的求學經驗,最大的優點就是他成功地成為我最後留在荷蘭甚至拿到公民身份的跳板。但也有一些我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

1. 多元的環境但並非全然包容

TIAS 商學院是間私立學校,這代表當地的荷蘭同學們也都是繳交和我們一樣多的學費。這有什麼特別的呢?要知道,荷蘭或是歐盟公民在荷蘭公立大學唸碩士的花費大概落在在 2000 – 3000 歐元,開銷整整是我們的十分之一。所以這些來 TIAS 唸書和我們繳一樣學費的荷蘭學生們,他們想當然個個來頭不小。

當時就有遇到幾個特定的荷蘭人會看不起留學生們,種族歧視的言論聽到後來也見怪不怪。但也想指出這只是單純我當年的個人經驗,每年學生間的氛圍不會一樣。出國後真的需要有心理準備,你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有些人就是會特別激起你不舒服甚至不愉快的感覺。尤其當你還是個初來乍到的新鮮人時,面對這樣的對待可能會慌張。

但不用怕!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這時候就當作是堅強自己的心智的大好機會,或者好好的和宇宙許願讓不喜歡的人識相遠離吧 (笑)。

2. 學校時程和業界實習規定有衝突

對於需要找實習的學生們,還會有一個要注意的點。8 月繳交完論文後,12月是正式的畢業典禮。在荷蘭,不是全部,但有不少企業的實習會要求你在實習期間(基本至少六個月)維持學生身份,也會要求和學校千三方合約。所以說,若 8 月寫完論文才開始找實習,再怎麼順利地在 9、10 月拿到實習機會,也無法再完整的實習期間維持學生生份。

當初我剛寫完論文,投了一百多封履歷後,很幸運的拿到實習的錄取通知。但礙於這份半年的實習會到隔年結束。本來很希望學校可以幫忙或通融,但沒辦法。那時因為這樣和我第一份實習告別。那時候會沮喪覺得為什麼學校不特別規劃一個時間讓學生實習後再畢業,。

雖然當時事發的時候真的有很多的負面情緒,但最後我還是幸運的找到不要求維持學生身份的公司實習,甚至兩個!所以看到這裡的人也不用擔心,我也是這樣過來了。也鼓勵在台灣先有工作經驗的人們勇敢的投正職吧,相信自己一定都會有機會的。

3. 一年的碩士課程緊湊有限

最後,因為這是一個一年的企業管理學程,課程的安排非常緊湊。不免的會有種囫圇吞棗的感覺,很多知識都是點到即止。所以對於想要深入學習特定專業知識的人,這點就會需要納入自己的考量。對我而言,因為一開始的需求就是希望可以最有效率的留下來工作,所以這點總觀來說,對我後來的發展並沒有太多的影響,畢竟工作後很多都是從做中學。但還是會覺得有那麼一點可惜。

結碖:所以我該申請嗎?

每個人事物都會有它的好跟壞,而這些定義也是我們自己賦予它的。上面對當時的我而言是好的或是壞的,或許在現在正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眼裡,又會有絕然不同的解釋。我想用更中性的眼光回顧這些經歷,所以該不該申請,老實說,我覺得我不應該為你做決定。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分享我的經驗,決定的部分,就交由你來判斷了。

我唯一能確定的是,即便我在荷蘭的找工作經歷不能用一帆風順來形容,但如果問我會後悔嗎?我能很肯定的說不會。當然,有很多事情如果能重來的話,我會希望自己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但整體來說,我對於能來到荷蘭有這些經歷除了感謝之外只有感謝。

如果你在要不要申請留學間徬徨不定,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可以為你提供一些資訊幫助你做更全面的分析。若有問題的話也歡迎留言詢問喔!然後若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也幫我在下面多拍一下手,讓我知道有人在看 (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