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本書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Jo 和我從我們剛到荷蘭時就認識,我們看著彼此從研究所、出社會工作到現在一起拿到荷蘭國籍有更穩定的生活。她大概是最了解我在荷蘭所經歷的一切也在總是在我身旁無條件為我加油打氣的親密好友。
她的推薦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翻開這本書之前,我疑惑「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意思?做自己喜歡又有熱情的事不就是面對真實自我的方式嗎?
作者有著讓人讚嘆的豐富學經歷,畢業後更運用所學獲得人人稱羨的美國五角大廈反恐專家的職位,這樣看似人生勝利組的標準人生,卻因為一次的意外讓她意識到她那一直視為天命的工作,比起快樂竟然帶給她更多的痛苦。
我也因此開始反思我這幾年來的職涯選擇,我以為也許最適合我的職業選擇,真的是最適合我的嗎?真實的我又到底是誰呢?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作者|艾希莉.史塔爾
出版社|商業週刊
哪裏買|博客來 Books 讀墨 Readmoo
閱讀筆記
了解自己的核心本質並挖掘自己的核心技能。
作者在書中提出兩個概念,核心價值和核心本質。核心本質指的是你這個人帶給他人的感覺,而核心技能指的是你所擅長的事。出於好奇,我問了一輪身邊的朋友們,也透過身邊朋友和同事們的反饋得到相當一致的答案 —
「藝術家性格,有點難搞,對於事情會有自己的堅持,但又莫名的共情力很強。」
「畫畫很厲害,很有創意。愛好分明,對於喜歡的事情很有動力,不喜歡的會無限拖延。對於人也是一樣。」
「心思細膩敏感,但在遇到重大困難時又會莫名的很有韌性。」
這樣聽了一輪後,發現我自己的核心本質不外乎是,努力(對於自己的堅持或想追求的事)、內向但善於溝通、敏感、共情能力強、好奇、創意和成長。不過這樣聽下來,行銷這份職涯選擇聽起來是適合我個人本質的。
這時,作者提到,人們在職業規劃中最常犯的錯就是把自己限制在一、兩種基本職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本質還有適合的職涯道路比自己所想的還要更廣闊。因次我又繼續讀下去,深入研究自己的核心技能。
作者列出了十大核心技能:語言、創新、建造、科技、動力、服務、審美、協調、分析、數字。從中我發現我自己的核心技能有,語言、創新和審美。
從小到大,媽媽很常和別人討論到我時會特別說到我很有語言天份。確實,從小到大閱讀和外語學習不僅是興趣更是我比較擅長的事。在學校英文和國文是我最拿手的科目,大學時更念了外語學系,之後也在數位媒體當過半年的編輯實習生。
而在踏入職場後,從事社群行銷和品牌活動企劃的我漸漸地意識到除了語言,創新和審美也是我的優勢。我常擅長提出天馬行空的企劃點子,不過也需要相對的自由和信任,不然我會因為限制而覺得痛苦。藝術和設計是我的強項,我喜歡將它運用於工作中,不論是簡報版面或是行銷視覺設計,這些都會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一邊思考我發現,自己的工作早以偏離我的核心本質和技能。
前一份工作在做社群媒體經理時,當時的公司環境因為顧及品牌形象有很多的限制,讓需要信任和自由的我感到沮喪,長期下來更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而當我轉換跑道,幸運的拿到管理階層的職位,我的工作內容開始轉向需要服務和協調的技能。要確保自己營造一個激勵人心的工作環境已保持組員們良好的心理狀態、傾聽組員們的職涯煩惱並給予因應的挑戰,同時也要協調不同部門以確保專案進行順利。但這些都和我所擅長的創新和審美無關。
原來我一次次離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後還是一直在選擇和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技能不符的職業。
發現自己對於金錢的限制性信念。
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一直選擇的核心價值和技能不符的職業呢?然後作者接著闡述自己和金錢的關係如何影響自己的職涯,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對於金錢的限制性信念是影響我做選擇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我無法做我想做的工作然後又賺錢。」
也許是因為家庭的關係,從小到大都認為賺錢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想要賺大錢的話就必須要做個會賺錢的工作,像是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等。而我所喜愛的藝術文化產業,廣泛上而言並不屬於一般世俗所定義的會賺大錢的工作。媽媽總會說,藝術什麼的當興趣就好,生活需要顧及麵包才有餘裕可以享受生活。聽起來似乎很有邏輯,但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兩者是可以合併的呢?
也因此我沒有唸藝術設計相關的校系,最後在和父母的期待間折衷選擇了外語學系。當然這也不是他們心目中有未來的選擇,所以我大二時又雙主修了經濟學系。即便知道雙主修不是自己喜歡的,但當初的我也認同父母的想法。他們對於金錢的觀念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
作者也提到我們腦中的限制性信念會轉變成現實。反思後,才理解為什麼我一直在選擇看似安全卻不符合我的工作。因為我認為我無法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賺錢,所以潛意識中也不會懷疑,甚至不會想主動改變正在做不喜歡的工作的自己。
恐懼還是激勵,到底是什麼促使我在職涯的道路上前進?
這是我第一次正視 Jo 和我的差別。
Jo 是位很有實力的商業分析師,我也一路看著他從實習生做到現在的資深位階。對於數字充滿愛的她很熱愛工作,聊工作時眼睛會閃閃發光的程度。當然這並不代表她在工作中就百分之百一帆風順。她也如同一般人一樣,會因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組織內的制度問題,或是執行專案時遇到的挫折而感到灰心。
但他不會因為這樣而喪志,原因就是他對於身為一名分析師所擁有的那股熱忱。是那樣的熱忱激勵著他在職涯上前進,不因為別人,而是專注地為了他自己。
而我對於工作和 Jo 相反,一直都是被恐懼推進。我害怕別人發現我不夠好,怕因為這樣被開除,更怕因為被開除而喪失簽證必須離開荷蘭。諷刺的是,這些恐懼後來也真的都一一發生了,呼應前面提到作者所說的,你的限制性信念和恐懼都會化為現實。
意識到這個事實後,這次因為組織改組而被裁員後,我便不想重蹈覆徹,於是慢下來思考到底我想要什麼。也很幸運的因為拿到了荷蘭國籍,所以以往的擔心都不再是逼著我必須趕快做選擇的要素了。
到底是興趣還是熱情,我又如何做選擇?
「興趣」存在於你的許多理性好奇中,「熱情」則存在於你的內心。「熱情」是一種放大的、更深層次的興趣,代表了你真實自我的一部分。
擷取自《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但這也讓我深思到底我想要什麼?在眾多的興趣中,到底哪一個是我真正的熱情呢?作者更提醒,在追求熱情時也別忘記,我們真正的自我是我們的天生能力,也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和技能。所以別忘了在追求自己的熱情的同時,記得回顧你的核心技能。
第一次我跟隨突如其來的靈感,創建了部落格,並把它視為一份正職工作來經營。我計畫內容,規劃社群媒體,學習架設網頁和設計商標及其他網頁視覺。我好久沒有因為工作而感到如此的有活力和成就感。同時我重拾畫筆,開始經營我的插畫帳號。
我不確定會不會成功,但我想要好好的鼓勵自己別想太多放手一試。切記,你的人生職涯是你的遊樂場,好好的去體驗和摸索吧!
✦ 補充閱讀 ✦ 一起讀書!牙子小姐的其他閱讀筆記